学院新闻

四十载坚守,用心用情做非遗传承——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赴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采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崀山峒歌”代表性传承人陈孝友

时间: 2024/07/14   作者: 董欣怡 李炫 陈笑宇   点击:

为深入了解当代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赴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采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崀山峒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孝友老师,以进一步认识瑶族文化,明确当代文化传承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与要求。

瑶乡发展迎新篇

受家庭和民族风俗的影响,陈孝友老师以发扬“瑶乡峒歌”为己任,一直关注着瑶族文化的发展。他成立“瑶乡艺术团”,通过“舜皇里”、“脐橙文化艺术节”等渠道进行瑶族艺术文化展演,并在政府和高校的支持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瑶乐峒话。在陈孝友老师的讲述中,成员们感受到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时代下焕发活力,也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而自豪。

陈孝友进行瑶族文化宣讲

非遗传承路漫漫

谈及“崀山峒歌”非遗传承的现况,陈孝友老师表示,在如今,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是有一定难度的,且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能有客观的经济收入,以致传承人的接替速度较慢。同时,“峒话”作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成员们认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扬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青年一代在这一方面还大有发展空间。

畅谈所愿绘未来

“瑶族文化有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愿意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当谈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陈孝友老师如是说。陈老师致力于保护瑶族文化,积极参加语言保护工作会谈。他期望政府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传承和发展瑶族文化,尤其是完善崀山峒歌的体系,并建议将更多专注于此领域的人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陈孝友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承和弘扬瑶族非物质文化,他对瑶族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并持之以恒地投入其中。

陈孝友进行瑶族文化宣讲

竹乐声声入人心

陈老师不仅是瑶族歌声的传承者,更是一位竹制乐器的制作大师。在他的工作室内,数十种形态各异、音质独特的竹制乐器陈列其中,从清脆到浑厚,从弦乐到打击乐,无不展现出他对音乐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见解。为追求更高境界的音乐艺术,陈老师向专业人士请教,不断汲取乐理知识,以期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竹制乐器。他所讲授的瑶族文化宣讲课程,以悠扬的歌声展现瑶族风采,不仅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价值,更增强了文化自信。

陈孝友工作室部分乐器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陈孝友老师并未止步于此,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用竹制乐器演奏崀山峒歌,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古老的音符在现代的语境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湖南农业大学2024年暑期大学生赴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三下乡”实践服务团成员与陈孝友老师合影




(审稿:段潇涌 肖露)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