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湖南省工信中心赴我院开展湖南省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专题调研

时间: 2023/06/05   作者:   点击:

6月2日上午湖南省工信中心杨卫华副主任一行赴我院开展湖南省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院长方俊主持。

座谈会上,杨卫华副主任首先对学院、学校专家对省工信中心相关工作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接着,杨主任对此次调研工作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称“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引导我省非粮生物质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建立全省非粮生物基材料生产企业台账,全面摸清我省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基本情况,特开展此次调研。调研拟从我院相关科研团队在非粮生物基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相关专家掌握的我省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及各位专家对推动我省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三方面展开。

方俊院长代表学院对杨主任一行莅临生科院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非粮生物质领域的相关研究团队及研究工作概况。他指出,非粮生物质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为我院的特色及具有实力的研究方向,目前已经获批了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湖南分中心、湖南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中心、芒属植物生态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与支撑。经过多年攻关,学院在畜禽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利用方面,以芒属植物为代表的高大禾草生态化利用方面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技术。

芒属植物生态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易自力教授首先分析了我省非粮生物质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原料优势。他指出,虽然我省在传统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面相较于北方省份优势不突出,但是我们有可以年产100万吨生物质的洞庭湖“芦苇荡”,且生长面积集中连片,可保障我省生物质基产业发展具有供应充足、成本低廉的原料来源。尤其,“洞庭湖芦苇”其实以我国特有植物南荻种群为主,还具有生物质品质优、产量高的优点。湖南发展生物质基相关产业具有无可比拟的原料优势。但是,洞庭湖造纸产业退出后,“芦苇”种群生物质由于缺乏其他可替代利用途径造成了弃割。经过该团队多年监测,发现弃割“芦苇”种群造成了南荻种群退化、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等负面影响,尤其还对当地经济及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易教授认为对“洞庭湖芦苇”采用绿色的管护与收割方式,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特殊保护措施。但现有的芦笋、芦菇、板材等利用方式还属于生物质层面的开发利用,虽然实现了芦苇生物质的利用,但是相关产品附加值较低,只实现了相关产业的转型而没有升级。下一阶段,要在省里指导下做好相关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要重点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支持的生物基产品产业,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支撑。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李蒙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原料研发中心的定位、任务布局及近年来研发成果。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心近期转化成果“南荻全量利用与生物基高值产品制备”。该技术在一条生产线上将构成南荻生物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等四大组成物质分别制备成纳米纤维素、低聚木糖、磺酸钠和家庭园艺精品肥4种高值产品。该成果实现了南荻生物质的全量利用、高值利用和绿色利用(全程无废弃物排放),并同步实现了南荻产业转型与升级。

此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征教授,生物技术系主任薛帅副教授及学院兰时乐副教授、冯光富副教授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几位专家分别向调研组介绍了各自在非粮生物质转化可用微生物菌种、酶制剂筛选及制备技术优化,高大禾草炭化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利用情况。

最后,省工信中心原材料事务部一级调研员孟建华结合调研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我省非粮生物质基产品创新发展有着生物质资源丰富、高值化产品开发技术有支撑、有一批敢作为的龙头企业参与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关产品附加值偏低、大型规模化企业缺乏、多层级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短板。他希望,湖南农业大学生科院能在此领域继续深耕,为我省非粮生物质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省工信中心原材料事务部部长郑文、副部长刘渊全程参与调研。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