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理想牵引、愿景激励,切实践行学院办大学

时间: 2022/06/08   作者:   点击:

134期处级干部培训班论坛发言  方俊

 

陈弘书记在培训班授课时,给我们学员讲授了《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关键和途径》,让我们收获很多,陈弘书记谈到自己的体会,共同的理想是达成目标的强烈愿望;共同的目标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国内一流农业大学,学院办大学是我校能否建成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重要举措。

2019820日,陈弘书记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学院办大学的理念。二级学院作为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单位,学院大学的治理重心和运行载 体。书记强调:学校的生命在学院和学科。一定要搞清主次关系,学院不强、学科不强、专业不强,讲内涵发展都是空谈。学院是我们的根基,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实现学院办大学。

如何实现学院办大学,陈弘书记从学校工作层面概括起来有五点:

第一点,选好书记院长。这方面我个人要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和我们组织部的同志们,生科学院的班子非常团结,李晗飞同志应该是资历最老的学院书记,工作上我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刘逊副书记工作时间最长学工副书记,工作经验丰富,学工工作基本上不用担心。周喜新副院长当时几个二级单位的领导都想要,他选择了生科学院,我们学院年终绩效逐年上升,和他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去年,祖智波处长到我们学院任正处级组织员,更是体现学校领导和组织部对生科学院的重视,祖处不仅抓党建、还有院工会的工作,无论份内份外的工作,都认认真真,很短时间内得到全院师生的认可。

第二点,学校党委行政对各学院管大事,抓小事,不管具体事(当然不是绝对不管)。陈弘书记每年都会带队到学院进行调研,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重要指导意见。第三点,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关键时刻站台,重要事情到场。第四点,对学院少批评、多鼓励,少管控、多服务,少“指示”、多指导。第五点,重点扶强,以强带弱。

在学院层面,要落实好学院办大学,我个人理解,首先学院领导班子要发挥关键作用。毛泽东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作出著名的重要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学院办大学能否取得成功,能否达到学校党委行政预期的目标,学院班子是关键。学校对生科学院的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陈弘书记在2020年和2022年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都强调了一流大学首先是一流本科。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志是培养出一流人才,一所大学是否办得好,关键看本科生培养质量。学院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更要精心谋划、认真工作,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

其次学院治理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落实“学院办大学”的治理模式的进程中,学校下放的权力越来越多,学院能否接好下放的权力,能否用好下放权力,能否管好下放的权力,这都需要制度的约束。二级学院接好、管好、用好权力的关键在于现代学院制度建设。要建立起符合我们学院实际情况的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学院教代会、学院工会制度等学院治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地健全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约束力和执行力。使学院在制度的框架内行使,在信息公开的状态下接受监督,在多样的管理方式上有序运行。

我个人2009年去过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萨里大学,2011年瑞典的隆德大学,2012-2013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多伦多大学和2018古巴哈瓦拉大学参观学习,英国大学学院是其大学治理的基本结构,每个学院自立(self-support)、自治(self-government)和自足(self-replenishment),并形成了权责分明、运行有序、高效合理的治理模式。有人美国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和杜克大学内设学院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三所高校在学院治理方面都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在校级治理模式皆体现着重心在下,以院为主的特点。北京大学倡导师生治学,扩大院系治理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实施的院为实体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校办院院办校转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逐步建立以院为主体、权责一致的治理结构,更好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完善学院现代化治理体系

 第三、学院要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学院学术委员会是学院学术决策机构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咨询机构。学院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我们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征教授,江南大学毕业,我们罗泽民先生的博士,先后在英国和荷兰留学,不仅学问做的好,非常有心胸和格局。我们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在重大事项决策前主动征求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为学术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等条件保障。鼓励与支持院学术委员会遵循学术规律,尊重学术自由、学术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学院治理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陈弘书记强调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有事多商量。学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组织氛围,维护教职员工的心理安全,保证优秀人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从制度上保证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掌握学术和行政资源。学院班子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履行职责,保障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第五、学院发展目标明确

1、专业建设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国家一流专业。我们有生物科学(含和英国合作办学的国际生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三个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均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年的本科教学工作大会上,第一批上台领奖的9人中有4位生科学院老师。今年的教学奖励62.4万元,全校第一。

2、学科建设方面:我们的目标进入B+。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将生物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八个二级博士点调整为四个: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在全校应该是力度最大的一次学科资源整合。针对陈弘书记调研时提到的学科建设中,团队多,研究方向散导致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等问题,我们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平台建设来带动人才的汇聚,来凝聚研究方向。学院现有13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第四轮学科评估我们成绩20.%,差一点进入B+。第五轮学科评估服从学校安排,重点支持园艺学科。

3、提高教职员工待遇:我们的目标:稳定在学院中等水平,力争偏上一点点。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感悟,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学员批评指正!感谢组织部和班委会为培训班的付出,谢谢大家的聆听!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