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经验分享|郑浩楠:心有沧海,勇登碣石。

时间: 2021/03/15   作者:   点击:
 心有沧海,勇登碣石

一、个人简介

郑浩楠,来自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7 级生物工程系,成绩优异的她从小就埋下了热爱生物的种子,积极参加各类生物课外活动,其中包括2018年中科院生化所实习、2019年北京大学暑期学校、2020北京大学夏令营,现为2021 届推免生(保研至北京大学)。

 

二、荣誉及获奖情况

校一等奖学金;

校“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标兵”、校学生会“先进个人”;

生科院“学习之星”、“青年典型报告会”报告人;

在大学生英语竞赛、“普译奖”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

环保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湖南农大逻辑推理大赛、“美印农大”等活动比

赛中获奖;

发表两篇普刊论文,获得三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授权;

 

三、主要事迹

(一)探索生命,缘梦生物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探索未知的事物。”保持对生物的热爱与不断探索是郑浩楠坚持自己道路的第一秘诀。她从小便对生物这门描述生命的学科着迷。以至于在幼儿园这个年纪,她便通过看书了解到人类会从婴儿期的300多块骨头在成年减少到206块。本质上,她是爱好未知,就与人们爱好有趣的事物同理,而生物充满未知。

进入大学后,郑浩楠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也不随心所欲,初心待事,真心待人。除了上课之外,她课表里的空白时间就是她在图书馆里的时间,在别人出去玩或在宿舍追剧的时候,她却在图书馆里做考研数学题。她说这是她大一的时候能想到的最直接的练习方式。

她想做科研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她认为真正的生物不是背书学科,生物的前沿问题常常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面对未来。她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考入中科院A类所,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认为是中国的科研殿堂。

除了学习之外,她认为合理的放松是继续努力的动力。郑浩楠平时喜欢听歌、画画、看科普和小说以及动画片。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社交,但正因她平时喜欢一个人独处,这也让她能更好的思考问题。她在期末复习时,也会和很多人一样用电子竞技调节心情,缓解考试周的紧张,她认为这完全是合理且有利的。她说:“新知识并不局限于存在书本上,优秀的游戏——作为人类的第九大艺术,常常也能够使人接受美的享受和熏陶,保持活跃的思维。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事物,不要过早的贴标签。”这点被她适用于很多事上,正视之后才能趋利避害。这大概也是她一直以来保持对生物的热情的原因之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谓我们学到的技能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郑浩楠在大一加入了校学生会设计制作部,后来做了副部长,成为了技能培训的主讲,在学生工作中主要帮干事解决技术和软件使用上的问题。因为自身对计算机的兴趣,她自学了Python,考过了国二后,能自己写些爬虫脚本解决日常问题,实践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而她想深入的领域是定量生物学,必定得时常和代码、信息学打交道。她通过自学的计算机技能无疑给了她极大的便利。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郑浩楠表示,自己并不热衷参加各种类别的竞赛,所以获奖也不多,但她认为“人生的选择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重要,但她也表明大学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需要好好把握,有时候她也会感到遗憾,自己没有拓展更多的技能。不过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相信未来她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放光彩。

(二)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人生在自己手心里,握住与松开,成败会随之到来。”热爱学习和挑战的郑浩楠,擅长主动争取并抓住每一次机会,将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握在手中。大一暑假,当大部分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放松时,她为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获得更多科研实践的机会,她主动向老师发送邮件询问,申请到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实习。

在科研学习和提升自我方面,郑浩楠永远是积极向上的主动者,是不惧挑战的进取者。大一年级的郑浩楠还没有上过相关的专业课,为了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她常常都是通过自学了解了专业知识后,再进行试验,她总是拼尽全力将事情完成的更好,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对于在中科院生化所的日常,郑浩楠记忆十分深刻,也十分乐于分享。她说到:“实习的日常是帮忙做分子克隆,提取DNARNA,做纯化,学习载体构建,质粒鉴定等等。还有PCR和电泳这些最基本的实验。”对有着强烈知识渴求欲望的她来说,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成长和收获的机会。郑浩楠认为,实习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同时最让她有兴趣的实验是去小鼠肌肉和做冰冻切片镜检。她说到:“小鼠的肌肉十分纤细,但作为没有解剖学实验的新手,要分清比目鱼肌腓肠肌等等,需要仔细判断,并且手不能太抖。顺着肌腱往上,扒掉膜才能顺利取下肌肉。”

在郑浩楠的身上,能看到她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喜欢自己动手研究事物的她,会利用空余时间,自己取出小鼠的全部骨架、试着做神经切片。做科学实验充实了她的生活,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而拥有强大意志的郑浩楠就是这样的人,她不惧提前了解专业知识的辛苦,不怕提取RNA时手指被液氮气冻到疼痛的感觉,她只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科学实验。

此外,通过去中科院生化所实习的经历,郑浩楠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许多优秀的人,他们一起追寻美好的未来,追逐理想的人生。从他们的身上,郑浩楠看到了作为研究者基本的素养,看到了他们在科学研究路上认真仔细,科学严谨的精神,让她深深地触动。

(三)炬火引光,逐梦未来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所惊雷”,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是郑浩楠所喜欢的。此话本意是形容当时划破黑暗的革命之光,但郑浩楠认为放到现在倒是已经可以有恰到好处其他理解了:从自我从迷茫中探出头,看到了引路的火焰。

2019年,她收到了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邀请邮件。她说:“就像无疑窥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一样按捺不住地偷乐——虽然还有另外许许多的天选之子,但这并不妨碍我感到无比自豪”

参加开班仪式并不容易,作为路痴的郑浩楠在静园一院外徘徊了很久,最终是磕磕绊绊成功参加了开班仪式。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郑浩楠收获颇丰。首先是中心的老师们在暑期班头天下午举办了一个很独特的小活动“科学面对面”,参加活动的四位老师被包围住,解答小朋友们各种各样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大家像朋友一样聊起了天。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结束的一天。郑浩楠在这样的氛围中结识了许多鼓励她多多思考的前辈,每一位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他们也不再像PI介绍页面中那样的符号化,仅仅是由几个研究方向的专业名词来体现。这让郑浩楠意识到:如果和前辈们多多接触,那么正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由郑浩楠没有能拿出勇气来在这短短几天里抓住机会和前辈们交流,为此,她也感到十分遗憾。

“助教王磊、杨昊楠学长是很厉害的人,也为了我们最后的汇报操碎了心,我说和带娃没什么两样!”郑浩楠非常感激助教们,并记录了助教们的暖心瞬间:王磊助教的不停鼓励、在组员深夜劳作时的安慰,为了确保大家记住要点一遍遍地提醒······

郑浩楠始终认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在组里认识了很多厉害同伴,她说:“他们思维敏捷、角度犀利,平常自己包办小组作业的我,这一回被完完全全带飞了!”这次的经历更使她意识到科研素质培养训练在本科阶段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于基础的塑造,以及自己仍然需要不停止地学习与前进。了解从“接受”到“解决”,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高度。

在枯燥的学习中,也穿插着有意思的细节。首先自然是食物。郑浩楠说几个食堂的餐食很便宜,味道也都不错。其次大家还参观了各种实验室,包括令人神往的北极星高性能计算平台。这段珍贵的经历中,由于对相对静止的物体的特别的情感,郑浩楠也很喜欢相处最久的吕志和楼。

培训结束后,同伴们相继离开了,郑浩楠却有些依依不舍。他期待着能与吕志和楼的再遇。“不单是对生物学科,从活动中我更是对自己进行了探索,慢慢将自己手中这块充满无限可能的石头凿出一个形状,这不是一件极令人期待的事吗?”经过这次培训,除了兴奋之余,他更希望在这团充满希望的炬火中,找到自己发光的位置,并也成为炬火。生命是值得被热爱的。

最后,郑浩楠对在这次活动中付出的每个人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的付出,也期待着后来的同学们能学有所成。

 

四、榜样寄语

每一位奋斗于途的学生应该都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焦虑与彷徨。是他,是我,也是你;但是请不要忘记,你是人生的主角,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抓紧时间,着眼当下。你们的旅途才刚刚开始,未来在你们的手中。我们都在路上,为自己加油。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