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与药用微生物创新平台

时间: 2020/11/05   作者:   点击:

道地药用植物工程实验室简介

“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是2015年由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简称“道地药用植物工程实验室”)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方法,深入研究道地药用植物、主要作物和模式生物在逆境胁迫下的耐(抗)逆机理和药用成分的富集机制;通过克隆关键基因、开展功能验证和生物功能解析,为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为药用植物的规范化栽培、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与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合作,指导建设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基地、种子种苗培育基地、药用植物场地加工基地、药用植物资源化利用和产品生产基地。

道地药用植物工程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农业农村部、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以及无限极(中国)、正清制药等多项企业横向课题。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7名,其中教授3名(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实验室工作人员  

饶力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现担任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农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第三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讲《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持湖南省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草药生物技术、植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工作。近期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17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多篇。

朱建华,博士,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副教授、植物科学研究生项目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通过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植物响应非生物环境逆境的分子机制,已经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鉴定了一批抗盐,抗低温,抗高温以及抗旱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其他植物包括农作物在内非常保守,因此对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现有成果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目前主持和承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Cell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共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其中38篇论文共被引用4,394次(平均每篇115.63次),H-Index29。现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Traffic and Transport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Advances in Cr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Plants & Agriculture Research杂志的编委,以及Genes & DevelopmentPNASThe Plant CellGenome Biology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The Plant JournalMolecular Plant40个知名植物期刊审稿人。

 

刘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棉花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棉花基因组委员会(ICGI)、中国棉花学会和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主讲《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主要从事作物分子育种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运用组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解析棉花、水稻和烟草等农作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其适应非生物逆境的分子机理,并创制新的育种材料和品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20多项。副主编教材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多篇,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Crop Breeding,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杂志编委,《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彭国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全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理事,湖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营养与保健品协会副秘书长,宁乡市产业链专家联盟生物制造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审专家,中国中药协会种植与养殖专业委员会技术专家,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中药材专家指导组专家,湖南省科技特派员(201120132017度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湘西特聘专家,怀化五溪智慧引进人才,湖南省万名工程服务团隆回团团长。

主讲本科生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制药工程与设备”“制药工程”等理论课程和“生物制药综合大实验”、“生物制药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生物产品制备技术”、“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等4门课程。

主要从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产地初加工和产品深加工。参编专著3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 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省、市、校级科研成果5项,主持制定“DB43/T 215-2012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龙牙百合“DB43/T 215-2019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龙牙百合“DB43/T 214-2012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金银花湖南省地方标准3项,指导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公司、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分别通过了虎杖茯苓”GAP认证。

 

杨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省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主讲本科生《生物化学》、《酶与蛋白质工程》和《药物分析》等课程教学,以及研究生《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生物制品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课程教学。

主要从事植物抗冻机制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教材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

 

钟英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生物技术概论等研究生课程。

现从事苎麻赤霉素信号通路研究,同时以拟南芥为材料探讨植物蛋白硫酸化酶TPST的功能机制。现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No.3140143,赤霉素响应的苎麻基因克隆及其调控苎麻茎皮生长机制研究),省教育厅开放基金1项(No.15K059,拟南芥蛋白硫酸转移酶AtTPST的转基因表型与机制分析),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已完成和结题的项目8项,公开发表论文26篇。

 

汪启明,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基因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国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Plant science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和湖南省科技特派员。

主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主持校级教改和课程建设项目5项,作为主要讲授人参与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的《分子生物学》MOOC

主要从事生物环境响应的基因表达和物质代谢研究以及功能产品开发、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农业农村部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农业大学“1515”人才项目等项目,主持和参与6项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课题和保健品开发课题,参与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和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副主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

 

 

 

 

点击下载文件: